山东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作为大型焦化企业,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焦化企业已经建立相对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和管理方式,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1. 高危工艺与设备风险叠加,焦炉高温干馏、煤气净化等环节的设备长期处于腐蚀性环境,易引发炉体开裂或管道泄漏;
2. 动态风险防控难度大,煤/焦炭输送产生的明火与高温设备接触可能燃烧,化产区域有机溶剂挥发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而传统人工巡检难以实现全覆盖监测;
3. 人员安全能力与意识存在瓶颈,部分员工习惯性违章或对外包人员管理松散;环保与安全双重压力下,脱硫脱硝等设施改造可能引入新风险;
4. 数字化转型中设备互联与智能监测技术应用不足,现有信息化平台虽涵盖多模块功能,但数据孤岛现象突出,缺乏统一的风险评估与汇总机制;
5. 隐患排查闭环长效性不足、跨部门协同低效以及安全文化渗透不均衡,进一步削弱了系统性风险防控能力,亟需通过预测性维护技术升级、穿透式责任管理及行为安全干预实现多维破局。
项目建设正值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发布《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方案(2021-2022年)》关键期。根据文件要求,全省危化企业需在2022年9月底前完成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特殊作业全过程管控、人员自动定位等七大系统建设,并将数据接入省级风险监测预警平台。
客户简介
山东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是由山东能源集团、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和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合资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2015年外资退出后,现为山东能源集团和永锋集团旗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家工信部公告准入的焦化企业,2019年底被认定为省化工重点监控点。主要从事焦炭、甲醇等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年产能达焦炭200万吨、甲醇20万吨。产品品质居全省同行业首位,系全国领先水平。
同企解决方案
1. 打破信息孤岛: 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安全相关数据(如设备运行参数、环境监测、隐患记录、应急预案)的集中采集、标准化存储、智能处理与跨部门实时共享,为制定精准防护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助力组织构建主动防御型安全架构。
2. 实时监测与报警管理: 通过建立集监测预警、资源调配、决策支持于一体的应急调度中心,整合企业DCS/PLC/SIS、GDS及视频监控数据,通过多源信息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实现阈值触发的分级告警推送及处置跟踪,构建"监测-预警-响应"闭环管理流程。
3. 人员/车辆定位管理:基于3D地图实时展示位置信息,支持轨迹追溯、电子围栏告警(越界/超员/滞留等)可查询历史轨迹、区域活动记录并生成报警统计报表,实现精准定位与安全管控。
4. 特殊作业许可管理:针对动火、有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实现作业票电子化审批、过程视频监控与应急联动。通过可视化大屏实时展示作业状态,地图以图标形式呈现进行中/预约作业;支持点击图标查看详情,并可按部门、类型、状态多维度分析实时与历史作业数据,自动生成预警趋势图,辅助安全决策。
「数字工厂」安全生产管理解决方案总体架构图
项目建设成果与价值
1. 全域风险动态感知体系落地
● 整合DCS/SIS、气体检测、视频监控等数类系统数据,实现高危工艺的实时多源监测与AI风险预警,泄漏、烟雾等动态隐患识别效率提升70%,设备故障预判准确率达92%。
● 人员/车辆定位系统覆盖数个作业点,电子围栏触发违规报警响应时间缩短至15秒,高危区域人车冲突风险下降65%。
2. 应急响应能力质变升级
● 建成“一键联动”应急调度中心,融合预案库、资源地图、实时通讯模块,火灾/泄漏事故平均响应时间由25分钟压缩至8分钟,指挥协同效率提升300%。
3. 管理闭环与长效防控机制成型
● 电子作业许可系统实现动火、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全流程在线管控,审批效率提升50%,违规操作下降90%;
●隐患治理形成“智能排查-自动派单-整改跟踪-数据溯源”闭环,跨部门协同耗时减少40%,反复性隐患复发率显著降低。
项目建设并稳定运营后,山东兖矿国际焦化系统性解决了安全管理痛点,同时满足山东省危化行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刚性要求,有效规避因系统缺失引发的合规性风险,为生产连续性筑牢防护屏障,实现安全合规与稳定运营的双重保障。